和谈是否顺利,完全是看双方谈判的意愿是否强烈。
无论是太平军还是义军,都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掀起大战,也没有想要通过和谈获取什么太大利益的念头,因此谈判异乎寻常的胜利。
经过三天的谈判,双方签订了南昌盟约。
盟约规定:
第一,义军与太平军互为兄弟,应当相互尊重对方主权,不得互相攻伐。
第二,义军与太平军以现有所占州县为界限,萍乡、宜春、新余、赣州归义军,九江、景德镇、抚州、上饶、鹰潭归太平军,交界地以现有之州县边界为准。
第三,太平军放弃江西省会南昌,义军补偿火枪七千杆,弹药十万发。
第四,义军开放南昌,允许双方商人进行来往通商,互通有无,以为义军与太平军交流之枢纽。
……
条约签订之后,太平军使团将条约使用快船递送南京,经过洪秀全等确定后,在九月初一正式签订。
条约签订完成后,杨金娥指挥义军发动了南昌战役,仅仅一轮炮火就轰开了城门,守城的数千残军望风而降,江西巡抚、提督等官员多被俘虏。
在义军占领南昌之后,义军和太平军依据盟约,有序将主力撤出江西,仅在沿江重镇屯驻有精兵四五万。
在事情结束之后,太平天国使臣陈承瑢请求可以短暂留驻南昌,进行观摩交流活动,杨金娥对此欣然同意,毫不避讳地带着他们参观战俘的处理、土地的重新分配、经济的重构等工作。
义军不设防的坦然态度和极为高效的政治处理能力,让陈承瑢等人大为惊叹。
几天之后,随着太平军数十万撤出江西,陈承瑢等人于是向杨金娥请辞,杨金娥为表地主之谊,与石达开一起设宴进行款待,又点了石达开部下许多出身太平军的将领作陪,如老将曾天养、新秀李秀成、巾帼苏三娘等。
陈承瑢等虽然对当时石达开、冯云山等出走有些生气,但几年过去再见面,还是忍不住一起回忆那段激情的岁月,隔阂仿佛在一杯杯酒中消失不见。
就在石达开与陈承瑢等人把酒言欢之际,杨金娥也招呼着洪宣娇、傅善祥,期间也找了一批女将作陪,一轮酒罢,双方也把话匣子打开。
洪宣娇、傅善祥难得露出壮志难酬的苦楚和对义军女将们的羡慕。
洪宣娇虽贵为“天女”,但进入南京之后随着女营被取缔,洪宣娇失去兵权,只能进入天王府协助处理一些庶务,天天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特别是天王洪秀全不管军政要务,一天到晚忙着遴选妃子,贪图享乐,这使得洪宣娇越发远离政治中心,也无从施展抱负。
至于傅善祥,如今太平天国内部提起她,无非是东王的宠妾,仿佛其地位来到今天就是因为其美貌的缘故,但谁还记得这位女官却是实打实的第一女状元呢!
太平军定都南京后,开创科举时男女数百人一并考试,傅善祥以其才能和文学功底征服考官,成为太平天国第一个女状元,应该也是几千年来第一个女状元,打马游街于金陵,何其风光。
科举考试结束后,杨秀清亲自点将把傅善祥招进东王府,加以重用。不久,东王下诏,任命傅善祥为“女侍史”。负责东王诏命的起草以及文献的整理。因为精明能干,傅善祥后来又升任“簿书”,帮助东王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可以说,在太平天国初步组建时期,大多政令都经过傅善祥之手,其当时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洪秀全定都天京后,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举措。在此变革进程中,杨秀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傅善祥凭借冷静的头脑和深邃的洞察力,不仅协助东王拟订新的政策,还极力劝谏东王维护文化传承,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条规。
受傅善祥影响,杨秀清先是以“代天父言”之名,对天国文化政策进行修正,不再仅允许刊行《新旧约》,而将所有古籍贬为“妖书”。
同时,在傅善祥劝诫下杨秀清废除了致使妇女与丈夫、子女分离的“女馆”,恢复了家庭制,并允许青年女子婚配。此外,傅善祥还协助杨秀清制定了太平天国的妇女解放政策,倡导“男女平等”“天下女子皆为姊妹”“齐心合力共杀妖”等口号。
在妇女解放政策的感召下,太平军所至之处,众多受苦受难的妇女纷纷踊跃参军参战。不仅如此,傅善祥还极力劝说杨秀清废除禁止女子改嫁的条令。
傅善祥以其特殊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因为执政者短视而造成的不利局面,为太平天国的前期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傅善祥受到了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当时曾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
可惜,随着洪秀全、杨秀清等农民首领迅速堕落腐化,天王、东王、北王等大肆阔选妃嫔,傅善祥等苦心经营的妇女解放政策遭受严重破坏,洪宣娇被隔离军权,傅善祥更是被东王霸占,此后,傅善祥的工作与国事政事无甚大的关系,从此,才女变成了“宝贝”,玉人变成了尤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