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妈,你也不用说这些,就怕老贾和贾东旭上来以后,带走的第一个人是你。
毕竟你们这个家要是没了你,秦淮如一定能够好好的把贾东旭的几个孩子带大。”
孙建国可不怕这些有的没的,虽然穿越的事情都能发生,但是他可不怕gui什么的。
而且他说的要是贾东旭与老贾上来第一个带走贾张氏,那也不是胡说的。
这会的贾家,贾张氏不过刚刚五十,就已经开始养老了,平常的时候也是只宠爱棒梗。
秦淮如想要教育一下都很难,这样一来,棒梗与原着中的成长有什么分别吗?
到棒梗长大,恐怕Σ(ˉ□ˉ||)到时候和原着中一样,是一个白眼狼了。
“你胡说,我家老贾和东旭,一定是把你带走。东旭啊……”
虽然嘴上反驳着孙建国,但是到了嘴上的话,这会贾张氏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行了(#-.-),你们也别闹了,建国啊,你说的虽然都是对的,但是抛开事实不谈,你不应该要尊老爱幼吗?
所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大家都散了,散了,等会要买粮食的就到三大爷那里去登记。”
害怕孙建国再说出什么话,易中海赶忙的打断了孙建国与贾张氏的争论。
“呵……”
孙建国也是无语=_=了,这易中海说话可真有意思,还抛开事实不谈,那事实都不谈,谈什么?
谈他半夜给秦淮如送棒子面吗,还是谈怎么样他易中海才能生出一个孩子来。
心里虽然这样嘲讽易中海,但是孙建国脸上却是没有表现出来。
他也不想和贾张氏这样的泼妇争吵,不管是吵赢了还是吵输了,都是一件丢人的事。
易中海这会递来的台阶刚刚好,让他不留痕迹的就下来了,独留贾张氏在风中凌乱。
走到徐雪和于莉身边,孙建国的腰便是被徐雪给掐住了,对于此,孙建国赶忙求饶。
徐雪给了孙建国一个回去在收拾你的眼神,随后便是和于莉聊起了育儿知识。
何雨水这会对孙建国的眼里却是崇拜,小眼睛布灵布灵的眨着。
“建国哥,你好厉害,贾大妈都吵不赢你。连易中海都不是你的对手。”
“呵呵,都是虚名……虚名。”
摸了摸鼻子,这会孙建国有点后悔了,在黑市里买粮食,这个时候黑市里的粮食其实也不多。
他最后也只能是从空间里拿点粮食出来了,否则全院住户,他家里人全是白白胖胖的,其他人都是面如菜色,那他家可就不得安宁了。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孙建国把全院所有人都捆在一条绳上,这样一来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
回到家以后,孙建国便是把在大会上的事情说给了父母,孙家有孙建国自然是不缺少粮食的。
并且孙建国还给在乡下的爷爷奶奶以及大伯二伯家里送了粮食,城里的三伯,外婆外公以及岳父家里,孙建国都送了粮食。
二伯也是轧钢厂的工人,只不过因为轧钢厂分配的房子太小了,也就刚好够二伯一个人住,二伯一家人还是在农村老家的房子里。
农村里这会早已经没有吃的了,野菜什么的每天都有人挖,又能够有多少呢。
孙建国送去的粮食那可是救命的,孙建国也没有送细粮,而是选择的玉米面以及红薯土豆。
不是他舍不得,而是不敢给在乡下的亲人细粮,他怕自己的亲人不吃,留着去换粗粮。
索性就直接给的粗粮,只不过孙建国的玉米面里没有棒子,所以其实在如今来算也属于细粮了。
正所谓棒子面棒子面,那是玉米和玉米芯一起磨出来的,那吃着可是辣嗓子的。
城里的亲人他则是给了少量的细粮,他们家里基本上都有孩子,并且年纪也不超过五岁。
所以孙建国留了些细粮,加上他们定量中的细粮,小孩子一个人吃肯定是吃不完的。
李岚对于孙建国这个女婿,那是满意得不得了,在这个年月,能够弄到粮食就是有大本事的人。
孙建国在李岚这位丈母娘眼中,无疑就是那个有大本事的,孙建国拿来的粮食李岚一直都是收着的。
毕竟这年月大家也是刚刚从农村进入城市,谁家还没有个亲戚了,粮食什么的,自然是多多益善。
从孙建国第一次给丈母娘送粮食,并且表示他有门路弄到粮食以后,李岚也就从来不问。
只是给钱给自己这个女婿,他也不要,所以每次孙建国带着徐雪回来,她都会拉着徐雪好好的聊一聊。
这自然也就让徐雪吃醋了,所以每次回到家,孙建国都会莫名其妙的被徐雪“教训”。
这让孙建国快乐并且享受着,不过有一点不好的就是他的儿子,总会在关键时刻叫他的妈妈。
这让孙建国恨的牙根痒痒,心里想着等你再大点,一定让你尝尝来自父亲的“爱”。
还在襁褓中的孙宇轩自然不知道自己打扰了爸妈的事,他还只是个不到两岁的婴儿呢!
……
孙建国家虽然不需要去黑市买粮食,但是他们家也不能不去,哪怕是他家的粮食有多余的,同样的也要去买。
否则院里的人恐怕就有想法了,虽然孙家人不怕就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孙家自然也要随大流。
拿了二十块钱,在三大爷阎埠贵这里登记一下,孙建国也就回去了,今天他知道,院里人一定会组织去黑市的。
他可是知道,有的家里已经断粮了,只是因为黑市这会不是太安全,所以才一直都没有行动。
所以这会回去,他准备休息会,毕竟明天还要上班。哪怕如今是困难时期,肉联厂的供应变少了。
但是每个月还是有一些厂或是单位需要供给,所以他们同样的还是要运送物资。
比如说轧钢厂属于重体力劳动,并且如今的钢铁是最需要的,所以轧钢厂的猪肉供应虽然降低了许多,但是每个月还是有一些的。
也不多,每个月三千斤猪肉。
对于一个万人大厂来说,一个月三千斤那是杯水车薪,一个人一个月也就三两肉。
做成大锅菜以后,也就只能是尝尝味道。一些菜里有一点油水,这就已经是非常好了。
喜欢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