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努尔哈赤也不是没努力。他猛攻宁远城两天后,一看后金军伤亡太惨重了。
这时候,他得到消息,说明军的粮草都储藏在觉华岛,于是努尔哈赤就派了一路人马去夺明军的粮仓。
当时后金军突袭成功,但是冰天雪地粮食运不走,后金军就把粮仓给烧了,也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
最后,努尔哈赤看到再攻也没好果子吃,为减轻损失,无奈带着残兵败将退回了沈阳。
袁崇焕看准时机,乘胜追击,夺回了锦州,这样一来,关宁锦防线就形成了一体防御。
回到沈阳的努尔哈赤,满心都是愤怒和不甘。
他一辈子在沙场上南征北战,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败仗。如今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蛮子手中,他不服气。
这口气憋在心里,让他又气又恼。
也许是这股怒火冲昏了头脑,也许是战败后的心理打击太大,努尔哈赤病倒了。
为了能安静养病,他被子侄们送到清河温泉疗养。
清河温泉就在现在的辽宁本溪境内。
“父王,您好好休养。军中的事交给我吧。”皇太极轻声安慰着父亲。
努尔哈赤的身体在慢慢恢复,到了7月,病情突然加重。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晚年得了毒疽,也就是一种毒疮,这是他生病的原因。
人都有第六感,努尔哈赤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他不想死在外面,此时他的儿子们都赶来了,“儿啊!死,我也要死在家里。”
“父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代善拉着父亲的手说道。
努尔哈赤凄然一笑,“老大,快把我送回家。”代善不敢怠慢,用船载着父亲沿着太子河往沈阳赶。
到了8月10日,船行到离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时,努尔哈赤实在撑不住了,“阿济格,快去把你妈叫来,我有话向他交代。”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他的母亲是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爱妃。
阿巴亥火急火燎地赶到,第二天,努尔哈赤就在阿巴亥的怀中去世了,享年68岁。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一直都有争论。
有些影视剧里说努尔哈赤是被明朝的红衣大炮炸伤,最后不治身亡。
其实这是错的。宁远之战是正月打的,到8月都过去半年多了,如果是被大炮炸伤,不应该拖这么久才死,
而且历史史料也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袁崇焕给朝廷上的折子,也没提到努尔哈赤被炸伤这件事。
让人疑惑的是,努尔哈赤临死前为啥没留下遗嘱?没说让谁来接班。
有人说,努尔哈赤要把汗位传给十四子多尔衮,我觉得不可信,努尔哈赤虽然喜欢多尔衮,但是他当时只有14岁。
努尔哈赤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难道不知道当大汗要有战功吗?如果让多尔衮接班,他的哥哥们谁能服气呢?
当时后金处于极度扩张时期,努尔哈赤不可能推荐没有战功的儿子接班。
退一步来说,即便推荐有遗嘱,共同治国的八个旗主也不同意,等于给爱妃阿巴亥找麻烦。
努尔哈赤活着强推多尔衮上位也未必能让其他兄弟接受,何况老汗去世后。
唯一解释就是,努尔哈赤放手让他们去争,强者胜出,难道不是后金之福吗?
努尔哈赤一去世,后金瞬间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他的儿子们个个都眼巴巴地盯着汗位,都想继承。
但最后,还是皇太极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成功登上了汗位,成了后金的新大汗。
那皇太极凭啥能胜出呢?
咱们先来看看努尔哈赤都有哪些儿子,再看看八子皇太极到底凭什么能脱颖而出。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妻妾众多,有名有姓的妃子就有十六个,
这些妃子给他生了不少儿子,其中最出名的有七位。
分别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八子皇太极、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
还有个侄子阿敏。侄子阿敏肯定是没机会接班的,有儿子在,哪能轮到侄子呢。
这一点皇太极心里门儿清,所以对阿敏倒也不太在意,就是暗中盯着,防止他搞出什么幺蛾子。
大哥褚英,在努尔哈赤登基前半年就死了,他是因为犯了错,被努尔哈赤关了禁闭,最后忧郁而死。
二哥代善按理说有接班的条件,他打仗很有本事,按顺序也该轮到他。
但是,代善和继母,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传出过绯闻,说他俩关系暧昧。
虽然父王后来没追究这件事,但二哥代善的名声算是彻底坏了。
后来有人分析,有可能是皇太极指使父亲的小妃子德因泽造谣污蔑代善,
因为皇太极要想接班,就得把哥哥代善的名声搞臭。
不管怎么说,皇太极这招还真成功了,代善被其他兄弟看不起。
把代善的名声搞臭之后,接下来就轮到五哥莽古尔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