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政权推行改革都必然面临重重阻力。
远有秦朝商鞅变法,打破旧有井田制与世卿世禄制,触动贵族利益,招致强烈反对;
北宋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却因触及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困难重重;
即便明朝朱元璋改革,整顿吏治、变革税制,也遭遇不小的阻碍。
改革之路,向来布满荆棘 ,这是历史的规律,亦是发展的必然。
皇太极的改革也不例外,他清楚,这一变革定会引发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不过他与智囊范文程,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天聪元年正月,后金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一场关于新制度的激烈争论正在上演。
女真贵族额尔德尼满脸质疑,站起身来大声质问道:
“大汗,咱们女真传承已久,有自己的规矩,为何偏偏要学习明朝的制度?这岂不是要乱了祖宗章法!”
皇太极面色平静,耐心解释道:“我们若想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大胆借鉴先进制度。
新设立的六部各司其职,能让国家治理更加井然有序,这对我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在皇太极的坚持下,六部得以顺利设立。
从此,这些机构直接对皇太极负责,悄然取代了原来满洲贵族共同议政的旧有局面。
皇太极就此稳稳掌控了国家行政大权,成功迈出了集权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
内部局势刚稳定下来,皇太极便将目光投向了蒙古部落。他站在明、后金、蒙古的地图前沉思许久。
此时,范文程走了进来。皇太极眼前一亮:“范先生,你来的正好,你帮我拿拿主意,我可否绕过袁崇焕的防线,直击大明都城?”
范文程手捻胡须,不住点头:“大汗聪明睿智,肯定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深知以己之长,击彼之短的道理。
后金军善于打野战,袁崇焕善于守城,我们完全可以重新选择进攻路线,绕道蒙古直击大明京都。
到那时,袁崇焕必定率军保卫京都,这样不就把他引出宁远了吗?别忘了,咱们打野战无人能敌!”
皇太极面露喜色,随即又问:“蒙古大汗林丹汗与明朝交好,到时蒙古不让我们取道过境,甚至会与大明联合起来夹击我们,如何破局呢?”
范文程成竹在胸,分析道:“大汗,林丹汗虽是蒙古大汗,却侵略成性,主要依靠察哈尔部,其他部落与他矛盾颇深。
我们可利用这些矛盾,突袭林丹汗,扫清障碍,最终实现绕道蒙古的计划。”
皇太极点头称赞,心中已然有了决策。
皇太极把打击目标锁定了林丹汗。
这里介绍一下林丹汗。其为蒙古北元朝第35任大汗,也是蒙古北元的最后一位大汗。
大家没忘记元朝是如何被朱元璋赶到漠北的吧?林丹汗是元顺帝的后代,蒙古北元的大汗。
他名义上是蒙古共同的大汗,但实际上也只是控制着察哈尔部。
不过林丹汗野心很大,妄图统一蒙古各部,恢复大元荣光,这对后金构成了巨大威胁。
天聪二年(1628年)二月,为消除蒙古潜在的危险,皇太极对林丹汗下手了,他亲率精锐骑兵,向蒙古进发。
此次出征,他还联合了与林丹汗有过节的蒙古诸部,组成强大联军。
他们长途奔袭,直捣林丹汗所属的多罗特部落。
当后金联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多罗特部落面前时,部众惊慌失措。战场上,喊杀声震天。
皇太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同时任命多尔衮和多铎为先锋。后金骑兵们勇猛无畏,对多罗特部展开猛烈攻击。
多罗特部虽奋力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后金联军的凌厉攻势。一番激战后,多罗特部大败,皇太极成功俘获1.1万余人,取得辉煌胜利。
皇太极见好就收,因为他也害怕深入敌后被包饺子的危险,这次虽然没有对林丹汗的察哈尔部造成重创,但是为后金吞并其他部落打下了基础。
这一战,皇太极收获颇丰,获得人员和牛马无数,除了物质收获,也为皇太极取道蒙古进攻大明都城开辟了道路。
……
回到了沈阳,皇太极在休整半月后,为了壮大队伍,也为了进攻大明都城,他开始积极扩军。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做出大胆决策——开始编立汉军旗,并不断扩充汉军规模。
这一举措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遭到部分女真贵族强烈反对。
贵族图鲁什忧心忡忡地找到皇太极,劝说道:“大汗,族群不同,人心难测。让汉人组建军队,这能靠得住吗?万一他们造反,那可如何是好?”
皇太极笑着安抚道:“只要我们真心善待他们,给予发展机会,他们自然会对我们忠心耿耿。
而且,有了汉军八旗的助力,我们的力量只会变得更加强大。”
在皇太极的不懈努力下,汉军八旗顺利建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