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哪里来的野汉子,会武功,他的武功搞得过大清火绳枪吗?居然妄称‘紫微星降世’?
当年川陕白莲教闹那么大,还不是被福康安一顿打便作了鸟兽散。”
他端起酒杯抿了口鹿胎酒,冲阶下挥挥手,“多大点事,扰了朕的寿宴。传旨,让山东巡抚徐绩凑些绿营兵剿了便是。”
和珅见状,上前一步躬身道:“万岁爷圣明,王伦鼠辈本不足惧,一个知府大人定能速战速决。”
乾隆瞥了和珅一眼,见他满脸谄媚,心中十分受用。臣子们复再跪下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
乾隆一挥手,乐声再起,他端起酒杯示意群臣:“来,继续!区区匪患,何足挂齿,莫坏了朕的兴致!”
乾隆还真没看走眼,两个月后,王伦被困临清旧城,兵败自焚,余党悉数擒获。史书称“尸积如山,运河水赤”。
彼时,乾隆正翻看和珅新贡的《石渠宝笈》,闻言只淡淡“嗯”了一声,随手将捷报搁在一边,
“和爱卿,”乾隆指着画册上的山水对和珅笑道:“你瞧这墨色,倒比江南的春色还润些……”
王伦之乱虽然仅持续了两个月,但这场看似规模有限的民变,却暴露了乾隆朝盛世表象下的三大隐患:
第一、吏治腐败严重,山东巡抚徐绩在奏报中坦言,地方官员“平日剥削百姓,视百姓如鱼肉”,
赈灾款项“十之八九进了地方官员的腰包”,百姓“呼号无门,于是铤而走险”。
第二、军事力量今非昔比:入关百年的八旗兵已不复当年的勇猛,
镇压王伦时,绿营兵竟然“望风而逃”,最终依靠临时招募的“乡勇”才平定了乱局。
第三,社会矛盾激化:白莲教在山东传播,可想而知清朝到了极度腐败的地步,
山东乃儒家孔子出生地,在汉朝那里是礼仪之邦,如今——
大量百姓沦为流民,为王伦之类的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王伦之乱被镇压后,乾隆帝虽然下旨严惩山东贪官,却未触及制度根源。
乾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更为深远的影响是,这场民变使白莲教的火种,从山东蔓延到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此后,教主教众吸取王伦“据城死守”的教训,改为“流动作战”,
并将“弥勒转世”的教义细化为“清朝已尽,新朝当立”的政治号召。
二十余年后,当嘉庆帝接过父亲留下的江山时,面对的已是一个“乱象已成”的局面。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清宫秘史十二章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