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乾隆的离世,对于嘉庆来说未必是坏事,至少激发了他治理国家的满腔热情。
设身处地为嘉庆想想,年近四十的他,长期在父亲的阴影下执政,内心的憋屈可想而知。
“都说三十而立,可我都四十岁了,究竟何时才能真正自己做主一回?”这是嘉庆帝的真实心声,但是,不便说出来。
嘉庆在老师朱珪的辅佐下,以诛杀和珅为契机,开启了整顿吏治的征程。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扭转清军,在剿匪过程中所处的被动局面。
古人云:“处世之道,贵在知时识务,逆情悖理者,难免招尤。”这话没毛病。
嘉庆五年,经略大臣勒保就撞在了枪口上。
在川楚白莲教起义期间,勒保身负五省剿匪重任,担任经略大臣一职,
节制川、楚、陕、甘、豫五省军务。明亮、额勒登保为参赞。
直白来讲,勒保负责全盘剿匪事务,明亮和阿勒登堡协助执行。
然而,勒保上任五省经略半年有余,剿匪局面却毫无改观,不仅耗费了大量粮食,义军人数反而越打越多,局势愈发失控。
也许这就叫做“点低”。
嘉靖帝勃然大怒,斥责他“经略半载,莫展一筹,空耗粮饷”,旋即将其撤职,改由额勒登保继任,以德楞泰为参赞大臣。
讲真嘉庆可出了一口恶气,总想找人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要知道老爷子活着时,撤职如此高官,他都无权过问。
额勒登保堪称一位久经沙场的宿将,他曾参与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出征廓尔喀,
两次获乾隆帝将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功臣之列的殊荣。
嘉庆元年,他投身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因表现卓越被赐花翎,并署领侍卫大臣。
后又因成功平定苗疆之乱,获封威勇侯。
此次临危受命,担任平定川楚白莲教叛乱的总指挥,额勒登保深感责任重大。
甫一上任,额勒登保便召开了军事会议。
他最大的优点便是善于倾听基层将领的想法,这与前任勒保形成了鲜明对比。
楚地的风,带着闷热可劲地吹,吹得营帐的门帘“啪啪”作响。
额勒登保坐在虎皮椅上,轻抚着腰间佩刀刀柄,目光缓缓扫过围坐的将领们,沉声说道:
“各位将领,今日咱们开个诸葛亮会,大家畅所欲言。
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白莲教匪患盘踞老林数年之久,此地山高林密,易守难攻。
本帅奉皇命平乱,今日吾就把丑话说在前头。”
说到此处,额勒登保忽地站起身来,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往后若再让匪众肆意劫掠村镇,莫怪本帅军法无情!”
众将默不作声,此时游击将军王承业抱拳起身,脚步带起一阵风:
“卑职请命!可效仿诸葛丞相平定南蛮之策,推行‘坚壁清野’。
责令百姓尽数迁入堡垒,焚毁老林外围的粮草房舍,让匪众无粮可抢、无屋可居!”
参将赵振威捻着胡须,补充道:“末将附议!匪众倚仗老林与我军周旋,我军可佯装后撤,在谷口要道设下埋伏。
待其倾巢而出,再以火器截断他们的退路,将其逼入绝境!”
守备张怀德上前半步,声音略显沙哑地说道:“末将以为,应当切断其粮道。
老林之中百姓多被裹挟充当后援,可派细作散布消息,离间匪民关系。不出三月,那些饿极的匪众必定自相残杀!”
额勒登保虎目放光,心中暗喜,将领们的想法与自己的计划不谋而合。
他换做一张笑脸,微笑着说道:“好!这三道计策环环相扣,正合我意!”
说罢,他转身指着沙盘,众将纷纷围拢过来。
额勒登保望向王承业,说道:“王将军,即刻督办坚壁事宜。
赵将军率轻骑诱敌。
张将军亲自统领水师封锁江面——
“……”
清军将领提出的“坚壁清野”建议,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也曾妄图施行此计,试图将人民群众与游击队割裂开来。
但游击队不同于往昔的白莲教,它是一支无坚不摧的人民军队,
因此日本鬼子的“坚壁清野”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在清朝嘉庆年间实施的这一战略政策,却十分奏效。
原因在于白莲教教徒素质良莠不齐,其组织并非坚不可摧。
额勒登保的“坚壁清野”行动直击起义军的软肋,具体实施方法是,令地方百姓修筑寨堡,
将百姓与粮食集中于寨堡之中,断绝起义军的物资来源与人员补充,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外,额勒登保还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
他宣称,只要选择投降,便不追究教徒的责任,只拿匪首,其余人等一概不问。
这一举措成功地将基层信徒与首领割裂开来,离间了教派信徒之间的关系。
此办法确实行之有效,许多信徒纷纷选择投降,甚至反过来被招安加入剿匪行动,大大分化瓦解了起义军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