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农村孩子的童年》
在80年代的农村,生活如同缓缓流淌的小溪,宁静而质朴,那里的孩子有着独一无二的童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简陋的泥瓦房上,农村孩子的一天便开始了。他们不需要闹钟的催促,鸡鸣声就像大自然的号角。小娃们睡眼惺忪地从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爬起来,穿上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家里的土灶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母亲在灶前忙碌着,煮着简单的米粥或者玉米糊,那升腾的热气中夹杂着柴火的香味。
吃完早饭,孩子们便如同出笼的小鸟。男孩们往往会约上几个小伙伴,扛着自制的竹竿鱼竿,前往村边的小池塘。那池塘不大,却充满了生机。水面上漂浮着浮萍,偶尔还能看到小鱼在水草间穿梭。他们在岸边挖几条蚯蚓做鱼饵,然后耐心地坐在那里等待鱼儿上钩。有时候,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但他们从不气馁。当鱼竿突然一沉,那种兴奋感简直难以言表。钓到的鱼也许只是几条小鲫鱼或者泥鳅,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天最大的收获。
女孩们则更喜欢聚在一起,帮着家里做点农活。她们挎着小竹篮,走向自家的菜地。菜地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长长的豆角。女孩们细心地采摘着成熟的蔬菜,偶尔会有一只蝴蝶或者蜻蜓飞过,她们便会放下手中的活,欢快地去追逐。有时候,她们也会坐在菜地边,用狗尾巴草编着小兔子或者小戒指,互相分享着自己的小秘密。
在农忙的季节里,孩子们更是全家的小帮手。麦收的时候,田野里一片金黄,大人们挥舞着镰刀在前面收割,孩子们跟在后面,把割下的麦子捆成一捆一捆的。虽然他们的力气小,动作也不熟练,但那认真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生欢喜。稻子收割的时候,稻田里满是泥泞,孩子们也毫不畏惧,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里帮忙递稻穗。在忙碌的农活间隙,孩子们还会在田埂上寻找一种叫做“茅茅针”的野草。抽出那嫩嫩的芯,放在嘴里嚼着,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
学校,是农村孩子心中充满向往又有点敬畏的地方。那时候的学校,往往是几间破旧的瓦房,教室里的桌椅也是参差不齐。但是,老师们都非常认真负责。孩子们的书本很少,一个书包里可能就只有几本课本和几个本子。他们用铅笔小心翼翼地书写着,因为铅笔芯都要省着用。课间休息的时候,男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就是弹玻璃球。在泥土地上挖几个小坑,然后蹲在地上,用大拇指弹出玻璃球,看谁能最先把球弹进所有的坑。女孩们则会跳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那清脆的歌谣在校园里回荡。
傍晚,夕阳把天边染得一片通红。孩子们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心的欢乐回到家中。家里的晚饭可能依旧简单,但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却有着说不出的温馨。饭后,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游戏。孩子们会坐在院子里,听爷爷奶奶讲着古老的故事。那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时候,他们会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仰望着星空。那浩瀚的星空,繁星闪烁,孩子们会好奇地寻找着北斗星、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对星空的遐想中慢慢入睡。
80年代农村孩子的童年,没有如今的高科技产品,没有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但他们有广袤的田野、清澈的小溪、温暖的家庭和纯真的伙伴。那是一段充满泥土芬芳、充满汗水与欢笑的童年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坚强、勤劳和感恩,这些品质如同璀璨的星光,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质朴的农村童年渐渐远去,但它却永远留在了那一代人的心中,成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他们的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喜欢小说集啊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小说集啊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