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省城,“墨韵斋”后堂。
檀香袅袅,隔绝了前店的喧嚣。林墨将新收来的几件东西摊在铺着绒布的案上:
那卷字画: 清理后,一幅绢本设色《雪溪寒林图》徐徐展开。山峦积雪,寒林萧索,溪流凝滞,意境清冷孤高。虽无名款,但笔法老辣,气息高古,绝非俗手。林墨灵力感知下,画中蕴含的山水清冽之气虽淡,却与修复好的元代《雪景寒林图》隐隐呼应,能微弱滋养神魂。
黑沉短剑: 剑身锈蚀崩缺严重,但剑格处镶嵌的那颗暗红色石头,经清理后露出真容——鸽卵大小,色泽深沉如凝固的鸡血,触手温热,内蕴一丝精纯火气!灵力探入,竟有轻微灼烧感!火属性灵材! 虽品质不高,却是炼器淬火的绝佳辅料!
半页残纸: 焦黄脆弱的纸张上,字迹筋骨嶙峋,力透纸背,内容似是半篇锻打淬火的诀要。墨迹中蕴含的锋锐意念,与“无名重尺”同源!林墨小心誊抄下文字,原稿妥善封存。这半页纸,或能补全重尺的部分操控法门!
“好东西蒙尘,终有见天日时。”林墨自语。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直播的底蕴和自身实力的资粮。他看向角落,那株在“微光之海”灵气滋养下、顶端悄然鼓起一个米粒大小金色花苞的“抗性赤阳草”。筑基的契机,已在这积累中悄然萌动。
现代,金辉制药秘密实验室,“赝品工厂”。
刺目的无影灯下,气氛凝重。一件器物被置于防弹玻璃罩内,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一尊高约五十公分的青铜方鼎!鼎身厚重,布满斑驳的“绿锈”(精心调配的化学锈层),四足沉稳,双耳狰狞。
鼎腹周身,铸刻着繁复神秘的兽面夔龙纹与云雷纹,纹饰深峻,线条古朴有力,透着一股苍茫厚重的历史感。鼎内壁,赫然铸着几列清晰的金文!字形古奥,笔划遒劲。
“太完美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青铜器仿古大师(被重金胁迫)眼神复杂,带着一丝绝望的赞叹,“器型、纹饰、锈色、甚至铜质的‘古旧感’…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极致。
内壁的金文,是请顶尖古文字学家从数件真品铭文中拼凑、再创作,内容讲的是‘周王赐金、铸鼎纪功’,逻辑通顺,毫无破绽。”
史密斯博士隔着玻璃,如同欣赏一件绝世武器,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破绽?不需要毫无破绽。只需要足够震撼,足够让那位‘科学居士’和他的仪器,在短时间内无法证伪就够了。”
他转向旁边的材料科学家,“‘同位素衰变曲线’和‘微量元素指纹’都处理好了?”
“处理好了,博士。”材料科学家推了推眼镜,“我们找到了一块真正的商周青铜器残片(地下黑市天价购得),将其熔炼后作为‘种子’,混入我们调配的仿古合金中。
XRF和质谱分析会显示其铜锡铅比例符合商周特征,关键微量元素指纹与那块真品残片高度一致! 至于碳14…青铜器无法直接测年,只能通过锈层或内壁残留物间接推断,而我们的锈层和鼎内残留的‘祭祀动物骨灰’(人造),都做了老处理。
除非他能瞬间找到同墓出土的、可测年的有机样本做对比,否则…时间上他必输无疑!”
“这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阳谋’!”史密斯博士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一件器型纹饰震撼、铭文内容惊人、科学检测短时间难辨真伪的‘疑似国宝’!在几百万观众面前,他敢当场说假?舆论会撕碎他!他说真?
后续一旦被权威机构证伪(金辉会暗中推动),他‘科学鉴宝’的金字招牌照样粉碎!无论他如何应对,都是死路一条!启动投放计划,务必将这尊‘周王赐金鼎’,送到他下一次直播的盲盒里!”
“清源堂”仓库,“金佛效应”余温未消。
预约人数已突破四百万!话题#科学居士下一个盲盒是啥#高居榜首。陈振华却眉头紧锁,将一份匿名寄来的包裹清单递给林墨。
“林先生,有点不对劲。按您吩咐,我们所有入库的‘盲盒’货源都严格记录。但今早清点,发现多了一件!编号XB-13,一个用旧麻袋和稻草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体物件,重得吓人!登记册上没有!查监控…昨晚后半夜有一段十分钟的雪花屏!显然是有人趁安保换岗间隙,用技术手段屏蔽了监控,混进来的!”
林墨眼神微凝。布袋空间传来一丝极其隐晦的警兆。“东西在哪?”
仓库角落,XB-13号“盲盒”静静躺着,散发着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沉重气息。林墨灵力扫过,一股刻意做旧的铜锈味和极其微弱的、驳杂不纯的能量波动传来。陷阱!
“金辉的手笔。”林墨冷笑,“看来上次‘金佛’让他们急眼了。这东西,是冲着我‘科学鉴宝’的名头来的。”
“那怎么办?撤掉它?或者直播时直接说明是恶意投放?”陈振华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