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七娘把打通后的竹子连接起来,接入一口缸中,这样可以不用去挑水做饭,自己往酿酒设备里添加水也快了很多。
第二天,县城的窑厂就开始往苏七娘这里运送青砖,按照一辆牛车拉1000块青砖,5000瓦片,10块青石。
一天的时间,窑厂跑了3趟,瓦片拉够了块,青砖块。
剩下的,大概明天就能够全部拉完,而高粱也经过24小时的蒸煮,苏七娘要在进水处不断加入泉水。
而且这山泉也是酿酒用的最好的水,机器不断在搅拌,使所有蒸煮过的高粱能够充分的降温。
第二天,窑厂送来最后的材料,苏七娘也结清了银子。
一套酿酒设备500俩,青砖瓦片还有青石等花了苏七娘712俩500文,加上1200俩的买地钱。
还有自己送出去的35两银子,现在身上只有41两银子了。
看来自己只能先去打一些猎物去卖一些钱了。
等等,系统里不是有雷达符吗?
自己还可以买4个探查10公里的雷达符,自己完全可以去找人参来卖钱的啊。
苏七娘想到这里,有心想早点去,但看到酿酒设备,现在自己也不能离开。
到了发酵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放置酒曲,而酒曲也是自己用了方法加速做成的。
虽然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肯定自然发酵来的好。
也许自己第一批酿出来的酒肯定会没有多好。
等高粱冷却到33℃的时候,苏七娘就开始加入酒曲,自己这次做的酒曲好,就按照酿酒加入最大量的酒曲。
等苏七娘做完这些,差不多已经过去5天了。
村长来通知,苏七娘虽然不交粮税,但还是要去看看的。
而且苏七娘买来的荒地在5年后也要交税,去看看也好。
主要是想官差看在苏七娘的面子上,能够收敛一些,少贪一点粮食。
而这次来的衙役,还是上次那些人,看到苏七娘打了一声招呼。
然后村民都开始排队交粮食,按照去年要交的粮食而准备的。
不过今年却发现交的粮食居然还能剩下几斤,有些好奇,难道这些衙役不贪了吗?
要知道,按照前几年交的粮税来算,今年可是少收了好几斤,以前是本来要交100斤粮食的,但至少要准备110斤的粮食。
其中多余的粮食老百姓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今年能少收几斤。
有些奇怪,而村长安排了自己的媳妇跟儿媳就在悄悄的跟别人说道:
“哎呀!今天这些人能少收几斤,肯定是看在苏七娘的面子上”。
一位大娘赶紧问道:“宋氏,你别以为村长是你男人,就乱说话,这少收粮食怎么会是苏七娘的功劳呢“?
其他人也赞同的点头。
“哎呀!你们没发现这些衙役在看到苏七娘来了后,都跟苏七娘热情的打招呼吗”?
“还有这些衙役你们不熟悉吗?那可来我家吃过2次饭,更何况苏七娘都不交粮税,她来干嘛”?
宋氏对着那些大媳妇小媳妇说道。
不过想到刚才的情况,还真有这种情况,到时候去问问其他村的人就知道了。
反正每年大家交的都差不多,虽然不多,但一家人还是能够吃几天的。
中午的时候,村长自然是要请衙役吃饭,虽然比不上苏七娘准备的丰富,但衙役们还是吃的很高兴。
村长跟苏七娘交好,自己等人也想要交好苏七娘,虽然苏七娘只是一个女人,但能让王掌柜出面警告杨家。
就知道苏七娘虽然只是一介妇人,但也不是自己能惹的,还有每次苏七娘要办什么事,那出手可是一点都不少。
在北村少收一点粮食,既可以卖苏七娘一个好,以后有事还怕少了这一点粮食钱吗?
而且这些粮食又能有多少,不敢贪多了,一户最多也就10来斤,整个北村100来户,也就1000斤左右的粮食。
卖了也就3俩银子左右,一人才分多少,而苏七娘上次自己只是去量地就得了3俩银子。
虽说回去也分了一些给其他衙役,但自己还是剩下下半,这可是自己2个多月的月例了。
苏七娘上午去过后,下午就没有去,土地已经分好了。
经过村长带着村民的划分,这片空地有1259亩。
今天交完粮税,明天村民就要来干活了,加上赵石光和木匠师傅他们,都在村里的空地上搭建好了临时帐篷。
本来想搭建在苏七娘家附近的,但村长说这样会对苏七娘的名声不好,于是就搭建在村里。
反正走路也就10来分钟的事,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着明天开工了。
第二天,村长带着村里一个老人,开始给苏七娘家念开工大吉。
忙了1个多小时,然后在一声开工声中,前来的村民开始挖地基。
苏七娘有心请吃饭,但考虑到现在还不合适,于是决定在上梁的时候请全村的人来吃一顿饭。
房屋开工后,村长自己就跑来帮苏七娘监工,还有村民在抓阄的时候,抓到自己要开垦的荒地。
一家老小都开始出动,比自己家干活还起劲,早点干完一亩,就可以干下一亩。
只要干10亩就有2两银子,过来的时候一家人都能过一个肥年,还能为每个人置办一件新衣服。
天还不亮就出来开垦荒地,天黑后才回家。
一天大家的聊天的话题就是谁家今天干了多少,自己家才干了多少。
甚至还有调皮的孩子,不帮忙干活,都被大人好好教训了一番。
晚上不少家里都传来孩子的哭声,不过开荒确实不容易,要把树根挖出来,还有石头都要搬到路边码起来做成路秆。
第一天大家都是把上面的树砍了,杂草清理出来,不少人还抓到了野鸡野兔。
看的其他人一阵羡慕,为啥自己家分到的荒地就没有呢?
本来大家想把抓到的野鸡野兔拿给苏七娘的。
因为这是苏七娘的地,按照村民的规矩,这些都属于苏七娘的。
喜欢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