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土单穴杯苗在培育中,向日葵、黄瓜、豆角、丝瓜、苦瓜、南瓜都有。
火热预定中,五天就差不多可以移栽。
另有土粪肥、松针腐土,助你们种菜多多。”
下午四五点,河对岸那边的家庭农场忙的火热,熊初墨拿手机拍摄视频发到种植交流群里。
没一会就有七八个大小妇女从小河路口那走过来溜农庄里看看育苗的情况。
“土粪肥呢!卖给我们几包喂。”一个大姐看到大棚那边堆叠了不少肥料包。
“60块钱一包,一包80斤。
我们地里种的就是放这个发酵过的羊粪肥,十平方一包下去,你看我们自己种的这些瓜苗和番茄,长势好有绿。
复耕地是需要多一点的底肥的。”熊初墨在招呼客人,还带别人到地边上指着模板介绍。
“十平方一包肥,我那租了100多个平方喔,岂不是要十几包!?”
“一包60,十包就600。我的天菩萨啊!
地租都没有肥料贵。”
熊初墨听完也就笑笑:“复合肥买一斤送一斤。
往地里三一百斤也才一百块。
进口复合肥买一大包才三百块,但粪肥种出来的有机蔬菜是完全不一样的。
农村人活个八九十岁问题不大,就是因为吃的蔬菜好,喝的还是井水。
现在花点钱,总好过花钱去医院。土肥多买几包都不为过。
要的话,我让阿峰帮你们送到地头。”
“这……”
听着熊初墨一顿忽悠,这些新农人想想还真是那样。
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吃的青菜瓜果基本都是挑粪水浇大,单单一碟炒空心菜都吃的嘎嘎香。
但是现在菜市场吃的菜总感觉差点味道。
“没错的,外面青菜贵,自己种出来就赚到了。
麒麟瓜卖五六块钱一斤,你买粪肥回去种,结十个八个西瓜出来这肥料钱就有了。
一个瓜十几斤。”
“呵呵呵……”
不得不说,熊初墨是真会忽悠人,说的这些妇女眼睛都泛荧光,好像看到自己地里种出一个个大西瓜一样。
“买,给我来十包!没办法,周边没有粪坑,不然我都想去挑粪水淋菜地。”
“呼!那给我也来十包!”
“那个稻杆松针腐土我也要一些,一会你帮我看看地需要多少合适。”
林木兰褚明阳他们想象种的家庭农场另外一条变现的渠道被熊初墨给劫了下来。
发酵羊粪肥卖一包就赚一包,对半赚,稻草杆和松针腐土就少赚一些,相当于赚点伙食费。
80斤一包,徐峰两边肩膀上各放一包就吭哧吭哧的转运过小河对岸。
自己地这边有推车拉过来,但对岸就全是田埂小路,只能一一次两包的运送过去。
有人开头拿土肥倒到地里,再浇管理土地的大叔拿耙田机耙一下,那土地的颜色立马就黑了。
看着就是能种出好菜的泥土。
有一有二,三生万物。
大棚那边剩下的那些土肥一个下午就卖完了,这些少妇就看着徐峰吭哧吭哧的扛肥丢她们地头上。
“他妹的,你这才是赚钱!
没想到你男人还挺猛的,一次扛两包肥就没停歇过。
耐力很足啊!”林木兰凑到熊初墨身边小声的酸两句。
“咳咳!确实挺猛的。”
想到某个画面,熊初墨干咳两下。
中午吃的土鸡煲生蚝背一两个小时的土肥就彻底的消耗完能量。
不过收款信息听的让人干劲十足。
河对岸到处都是羊粪味逸散,陈宁夏和褚明阳他们看着徐峰吭哧吭哧的扛肥过来不知道在那聊了些什么。
这场景让人还挺胡思乱想。
晚餐是熊初墨切的雪花牛肉和炒青菜,林木兰只能在边上看着徐峰和熊初墨两人嘎嘎乱吃。
不干活的人吃不了太多高热量的东西,特别是两广人,一吃准上火。
中午土鸡生蚝加芝麻斑,晚上雪花牛肉,这生活简直不要太爽。
吃完靠在躺椅上休息,熊初墨则是在剪辑白天拍摄的视频素材,林木兰在边上当军师瞎指挥。
其实就是没地方去,回民宿那边的狗粮更呛喉咙。
耳边是两女哔哔啵啵的唠叨声,脚边是两只小肥狗在挠裤腿,牢大它们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搞事情。
小河边和池塘边有青蛙田鸡的叫声,配合一点虫鸣,农庄四周灯光环绕,感觉还挺安逸。
“这农庄被你们改造之后突然就感觉很好看了。”林木兰拿手机看看时间,没想到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往四周一看,突然感觉这种生活还挺不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农庄不是改造之后变好了。
而是因为我在。”徐峰嘚瑟的坐起来看着一大片耕作出来的田地。
“确实吧,前农庄就感觉很潦草。
我觉得你应该在沟里铺上一层走路的东西,类似家庭农场地沟模板,下地或者采摘都很不错,也疏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