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然看着那些因苏家打压而陷入困境的小商家,心中满是愧疚与责任感。他深知,是自己将这些商家拉进了与苏家的对抗之中,此刻绝不能退缩,必须想办法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他回想起留学期间在商业课程中学到的商业联盟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他觉得,或许可以将这些受苏家欺压的中小商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更为紧密、稳固的商业团体。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强对抗苏家的实力,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商业竞争中,也能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那之后,苏瑾然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地穿梭于上海滩的大街小巷。他一家一家地拜访那些商家,每到一处,都耐心且详细地向商家老板们阐述自己的想法。他描绘着商业联盟的美好蓝图,从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到联合拓展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他说得头头是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然而,起初许多商家对他的提议心存疑虑。毕竟苏家在上海滩的商界树大根深,势力庞大,与苏家公然为敌,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旦失败,他们可能面临苏家更为残酷的报复,多年的心血将毁于一旦。面对商家们的犹豫和担忧,苏瑾然并没有气馁,他一次次地拜访,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去打动他们。
他向商家们讲述自己与林若璃的爱情故事,以及苏家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打压林家的事实,让大家明白,今天苏家能对林家下手,明天就可能对他们这些中小商家不利。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对抗苏家的可能。他还列举了一些商业联盟成功的案例,分析其中的优势和可行性,让商家们逐渐看到了希望。
在苏瑾然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商家被他的真诚和坚定所打动,愿意加入这个尚未成型的联盟。他们被苏瑾然描绘的美好前景所吸引,更被他的勇气和担当所折服。
与此同时,在香港的林若璃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她敏锐地察觉到,单纯依靠传统的销售渠道,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当前的困境,必须另辟蹊径,找到新的市场切入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若璃发现香港的电影行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深受大众喜爱,而电影中的演员们对漂亮、独特的绸缎服饰需求颇高。她灵机一动,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借助电影的影响力来推广林家的绸缎呢?
林若璃立刻行动起来,她精心挑选了一批最能展现林家绸缎特色的样品,带着这些样品,她前往各大电影公司。然而,一开始,电影公司的人对她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眼中,林若璃只是一个普通的布料商,他们每天都会收到各种类似的推销,早已司空见惯。
但林若璃没有因为这些冷漠和拒绝而气馁。她四处打听,得知一位颇有名气的导演正在筹备一部新戏,这部戏的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对服装的要求很高。林若璃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想尽办法联系上了这位导演。
见到导演后,林若璃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用林家绸缎为电影量身定制独特的服装,通过电影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林家绸缎。她还向导演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一些服装草图,这些草图结合了民国的时尚元素与电影的时代背景,既保留了传统绸缎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感,设计得美轮美奂。
这位导演被林若璃的创意和热情所打动,同时也对她设计的服装草图很感兴趣,决定给她一个机会试一试。林若璃欣喜若狂,她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服装设计和制作中。
她日夜忙碌,精心挑选每一匹绸缎,仔细斟酌每一个设计细节。她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对林家绸缎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件服装中。当演员们穿上这些由林家绸缎制作而成的服装进行拍摄时,立刻引起了剧组人员的惊叹。这些服装不仅质地精良,而且设计独特,完美地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情与韵味。
电影上映后,立刻引起了轰动。观众们被精彩的剧情吸引的同时,也对剧中演员们身上美轮美奂的服装赞不绝口。大家纷纷打听这些服装是从哪里购买,一时间,林家绸缎成为了热门话题。
林若璃趁机与电影公司合作,推出了与电影同款的绸缎服饰。这些服饰一经上市,立刻供不应求。她的生意开始有了转机,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不仅还清了之前因为苏家打压而欠下的债务,还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林若璃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她乘胜追击,又与几家电影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为他们的多部电影定制服装。同时,她还在香港繁华的商业街开设了一家绸缎专卖店,专门销售具有特色的绸缎制品,包括服装、饰品等。店里的商品风格独特,品质上乘,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购买,生意越发红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