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慕言提议去会场附近的一家安静的酒吧坐坐,夏晚星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不知为何,对于这个初次见面就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又在评委席上提出尖锐问题的男人,她心里除了一丝敬畏,还有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好奇。
酒吧的环境很雅致,光线昏暗,舒缓的爵士乐在空气中流淌。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沈慕要点了一杯威士忌,夏晚星则要了一杯无酒精的莫吉托。
“说吧,夏小姐,”沈慕言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目光落在她脸上,“你为什么会想到做《城市微光》这个项目?”
夏晚星想了想,坦诚道:“其实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这个城市太大了,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略了那些普通甚至有些卑微的生活。我自己……最近也经历了一些挫折,所以更能体会到,在平凡生活里,一点点的‘光’有多重要。我想把这些‘光’收集起来,让更多人看到,也许能给同样在迷茫或低谷中的人一些力量。”
她没有细说自己被盛世传媒拒绝的事,但沈慕言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神柔和了一些:“所以,这个项目对你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参赛作品,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治愈?”
“可以这么说吧。”夏晚星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可能听起来有点理想化。”
“理想主义不是坏事。”沈慕言难得地露出了一丝赞同的神色,“尤其是在创意领域,没有理想主义,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启动。但正如我刚才问的,如何落地,如何平衡理想和现实,是关键。”
接下来,他们围绕着《城市微光》的项目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沈慕言从投资人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关于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关于内容商业化的可能性、关于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机制……他的思维非常清晰,视角独到,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同时又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夏晚星听得很投入,时不时地拿出手机记录下来。她发现,沈慕言虽然看起来有些高冷,但在谈论专业问题时,却非常耐心和坦诚。他的见解让她受益匪浅,很多之前模糊的想法,在他的点拨下,变得清晰起来。
“……所以,你可以考虑先做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冷启动,观察用户反馈,再根据数据调整方向。”沈慕言最后总结道,“创意很重要,但市场反馈同样重要。不要怕试错,及时迭代是关键。”
“谢谢您,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我太有帮助了。”夏晚星真心感激,“我之前确实想的比较简单,没有考虑这么多商业层面的东西。”
“叫我慕言吧。”沈慕言忽然说道,语气自然,“在非正式场合,不必这么客气。”
夏晚星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好,慕言。”
第一次这样称呼他,她觉得有些别扭,但又有一种奇怪的亲近感在悄然滋生。
沈慕言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脸颊,眼神深了深,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笑意。
“对了,”夏晚星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慕言,你为什么会对我们这种小型的创意项目感兴趣?星途资本投资的,不都是那种看起来很有‘钱景’的大项目吗?”
沈慕言放下酒杯,目光望向窗外的夜景,那里灯火璀璨,像一片流动的星辰。
“因为‘微光’也有‘微光’的价值。”他淡淡地说,“资本追逐利润没错,但有时候,能真正打动人、甚至影响人的东西,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意里。而且,”他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夏晚星身上,带着一丝玩味,“我也想看看,那个在咖啡馆里对着芝士蛋糕唉声叹气,却又能在台上眼睛发亮地讲述‘城市微光’的女孩,到底能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
夏晚星:“……” 原来那天他注意到了!她顿时有些窘迫,耳朵都红了。
“我……我那天只是有点沮丧。”她小声辩解。
“我知道。”沈慕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被拒绝,确实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但重要的是,如何从拒绝中站起来,找到新的方向。你显然做到了。”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缓缓流入夏晚星的心田。在她最失意的时候,除了林薇,这是第一个外人,如此平静而客观地肯定她的“站起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从项目聊到各自对行业的看法,甚至聊到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夏晚星发现,沈慕言并非只有严肃和锐利的一面,他也有自己的兴趣和见解,偶尔还会开个冷笑话,让气氛轻松起来。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
“该回去了。”沈慕言看了看手表,“我送你吧。”
“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的。”夏晚星连忙摆手,她不想太麻烦他。
“这么晚了,一个女孩子不安全。”沈慕言不容置疑地站起身,“走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