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的玉簪在烛光下轻轻一颤,发出极细微的叮咚声。“百晓,”她声音清泠,“A区3单元与B区7单元,相隔三个街区,中间还隔着新规划的公共广场和物资中转站。理萌先生进行农业研究,时常需要向静怡老师请教古籍中记载的农时历法、土壤改良古方乃至失传的灌溉技术。而静怡老师体质向来较弱,古籍修复又常需挑灯夜战至深夜。如此长距离往返,无论对理萌先生宝贵的研究时间,还是对静怡老师的身体,都是不小的负担。”她目光转向刻晴,对方紫眸含笑,微微颔首。“不如将静怡老师调至A区4单元,与3单元仅一墙之隔。既保私域,又便往来。”
刻晴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与桌面发出清脆的轻响。她看向甘雨,眼中是默契的赞许,随即转向众人,语气轻柔却带着千钧之力:“甘雨秘书的提议非常周全。理萌先生和静怡老师,自进入尘歌壶以来,夙兴夜寐,为壶内数十万人的生存与发展呕心沥血。他们来时,连一床像样的被褥都没有。理先生栖身的工棚,雨天漏得像个筛子;静怡老师暂存古籍的书库,潮湿得能让纸页长出霉斑。安居方能乐业,他们理应得到更好的照顾。”她环视一圈,眼神坚定,“此事无需再议,就这么定了。至于我和甘雨,帐篷住惯了,离处理事务的指挥中枢也近,搬不搬新房,都不碍事。”
水渠边,理萌正用扳手拧紧最后一颗滴灌铜阀螺丝。百晓找到他时,他半个身子探在渠里。“理萌先生!贺喜!”百晓递过一把冰凉的青铜钥匙,上刻“甲字叁号”。“委员会决议,请您与静怡老师迁入新居!”
理萌愣住了。扳手“当啷”一声砸进水渠,溅起浑浊水花。“新居?”他直起身,湿漉漉的手在补丁工装上蹭了蹭,望向远处绵延的难民窝棚区,芦席和破帆布在风中飘摇,“不成!那些拖儿带女挤窝棚的……”
同一时刻,临时书库。空气里弥漫着陈纸与米浆糨糊的气息。静怡手中的鬃毛刷悬在半空,一滴浓白的浆液将落未落。窗外,是扛着木料吆喝着搭建窝棚的人群。
“让给带孩子的母亲吧,百晓秘书。”她轻轻放下刷子,指尖拂过《璃月水利图》卷轴上的一道裂痕,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脚趾处打着补丁的布鞋,“书怕潮?多晒晒日头就好。”
夕阳熔金,将试验田里的“壶粳16”染成一片流动的琥珀。理萌在漏风的工棚门口,发现一个素布包裹。解开,是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针脚细密扎实。鞋窠里塞着张纸条,静怡清秀的小楷跃然纸上:
闻君获安居,然稻穗未齐整。
待‘壶粳’遍千田,再迁不迟。
理萌捏着纸条,粗糙的指腹摩挲过温润的墨迹。抬眼望去,晚风中,沉甸甸的稻穗谦卑地弯着腰,金黄的弧线温柔低垂,像极了书库灯下,静怡伏案修书时,那一截白皙脆弱的颈项。
研究室的方向,一扇窄窗透出炽烈的蓝光。雷诺阿高举着嘶嘶喷吐白汽的熔接焊枪,正将一块雕满回路的黄铜元件,狠狠焊向虚空终端的基板。跳跃的蓝色电弧,狰狞如蛇,瞬间映亮了挂在墙上的那幅炭笔肖像——一位异世的老人,穿着打补丁的衬衫,捧着一束金黄的稻穗,笑容穿透时空,安静地注视着这片在深渊边缘挣扎求生的方舟。电弧明灭,稻穗低垂,寂静中,希望的根须正向着黑暗更深处,无声蔓延。
喜欢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