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破局之道清晰了!”理萌的声音斩钉截铁,炭笔在绘图板上划出一道有力的横线,将代表原地脉物理层的部分完全框住。“第一步,彻底抛弃!抛弃这既不安全、功能又极其受限的原地脉物理层!我们的‘金穗传音网’就是现成且最优的替代!”他快速列举优势,“壶内全域覆盖良好、安全自主可控、经过多次实战检验证明可靠!而且,我们完全有能力对它进行改造升级,让它不仅能传音,更能承载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他在旁边快速勾勒出几个代表高速分包传输和错误自动重传机制的符号。
“第二步,解决‘语言’不通!”理萌的笔锋在代表旧终端应用层和新的金穗网物理层之间,画出一个方正的转换模块。“我们需要在终端底层嵌入一个‘协议转译模组’。它的核心使命,就是让那些只会说古老‘地脉旧语’(旧协议)的终端应用程序,能够和我们讲‘金穗新言’(新协议)的网络顺畅交流。它就像一个精通两门艰深语言的顶级翻译官,确保新旧两个体系之间实现无缝的‘互操作性’。”他画了一个清晰的转换箭头,“把旧应用发出的‘地脉协议’指令,精准地‘翻译’成我们金穗传音网能听懂、能执行的信令!”
“第三步,基于全新的金穗网物理层,重构整个‘七重识藏’架构!”理萌的炭笔在绘图板上快速游走,赋予金字塔每一层新的元素内涵与具体职责:
基(物理层):改造升级后的金穗传音网节点(核心:雷元素晶片谐振阵列)->承载高速、可靠的分包数据传输机制。
环(数据链路层):岩元素符文构成的能量校验环->确保每一个数据帧的完整性,实现强大的错误自动检测与重传机制。
径(网络层):模拟风之流动特性的动态路由拓扑->智能选择最优数据传输路径。
流(传输层):模仿草木生长韧性的草元素流控制协议->确保海量数据像溪流般有序、可靠地抵达终点。
契(会话层):如同水之共鸣的水元素同步机制->负责建立、维护、优雅终止每一次通信连接。
封(表示层):如同寒冰封印的冰元素密文封装->提供数据加密与高效压缩,保障安全与传输效率。
用(应用层):如同火焰般直接高效的火元素指令解析->最终呈现给终端用户的操作界面。
“最后一点,”理萌用笔尖点了点被框住的原地脉物理层位置,“它并非完全废弃。通常只设置为被动监听模式,就像在港口了望的哨兵,用于探测结界外是否出现了恢复的信号,或者……潜在的深渊威胁信号。绝不用于主动通信!”
“任务分配!”理萌语速飞快,展现出高效的工程管理能力,“拉贾,你带一队人,主攻‘协议转译模组’(网络层核心)和开发全新的‘名录服务’替代程序(核心应用),这是心脏!第二队,立刻着手根据新架构需求,优化金穗网节点硬件和底层驱动(物理层适配)!第三队,跟我一起,细化并实现从‘环’(数据链路层)到‘封’(表示层)的具体符文逻辑和软件模块(优化各层实现)!同时,准备终端固件和软件的升级方案!静怡小姐,”他看向一直安静聆听的静怡,“能否请你留在这里?我们需要随时查阅《地脉通义》及其他相关古籍中关于旧协议细节和地脉通信原理的记载作为重要参考。”静怡立刻点头,将怀中的古籍轻轻推到工作台中央。
“行动!”理萌一声令下,研究室的气氛瞬间逆转。从死水般的压抑,变成了高度专注、充满紧迫感的沸腾。晶片被重新激活,散发出不同元素的微光,符文在刻刀下流转,演算稿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积增高。键盘敲击声、低声而快速的讨论声、晶片加载时特有的嗡鸣交织在一起。理萌、拉贾和研究员们埋首于各自的模块,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静怡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时而快速翻阅古籍,时而提笔在稿纸上记录下关键的词句和原理,为攻坚提供着来自古老智慧的支持。
突破的道路从未平坦。数据包在传输中莫名丢失、岩元素校验环频繁报错导致重传、连接建立后又被“契”(会话层)的同步问题无情中断……失败如同阴云,一次次笼罩下来。每当此时,理萌前世积累的深厚工程经验便成为照亮迷雾的灯塔。他精准地指出“流”(草元素传输层)中模拟“拥塞控制”的关键符文参数设置偏差,指导调整草元素力的输出节奏,如同梳理纠缠的藤蔓,让数据流恢复畅通;他剖析“契”(水元素会话层)连接不稳定的根源在于“超时重连”机制的缺失,亲自设计了一套如同潮汐涨落般自然的水元素共鸣同步算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时间在反复的调试、失败、修正中流逝。终于,在一个所有人都熬得双眼通红的凌晨,研究室中央那台经过改造、接入了全新“协议转译模组”并运行着“虚界回响”协议栈的虚空终端,其屏幕幽光一闪。它通过金穗传音网的链路,向远在中心书库的另一台同样完成升级的终端,发送了一条经过“封”(冰元素表示层)加密的测试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