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绾心意已决,准备即刻启程前往京城。
此去危险重重,但为了揭开真相,还西北安宁,她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出发前,她将水利工程的后续事宜,一一托付给可靠之人。
“务必保证工程顺利完工,这是西北百姓的希望。”
苏绾神情严肃地叮嘱道。
安排好一切后,苏绾乔装打扮,
只带了两名身手矫健、忠诚可靠的亲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苏绾总感觉有人在暗中跟踪他们。
“小心行事,我们似乎被盯上了。”
苏绾低声对亲信说道。
三人更加警惕,选择偏僻小道前行,试图甩掉跟踪之人。
可那股神秘的跟踪力量,却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
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山林中,跟踪之人现身了。
一群黑衣人如鬼魅般从四周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跟踪我们?”
苏绾毫不畏惧,大声质问道。
黑衣人并不答话,手持利刃,便向他们扑来。
苏绾与亲信们迅速拔剑迎敌。
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山林中回荡。
苏绾剑法凌厉,每一招都直逼敌人要害。
亲信们也不甘示弱,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
但黑衣人人数众多,渐渐的,他们陷入了苦战。
就在局势危急之时,突然听到一声大喝:“住手!”
只见一位白衣公子,带着一群家丁模样的人赶来。
黑衣人见势不妙,迅速撤离了现场。
苏绾等人收起武器,警惕地看着这位突然出现的白衣公子。
“多谢公子出手相助,不知公子尊姓大名?”苏绾抱拳问道。
白衣公子微微一笑,作揖还礼道:
“在下陶景铄,路过此地,见几位遭遇危险,便出手相助,姑娘不必客气。”
(名字“景铄”取自《诗经·周颂·酌》“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苏绾心中疑惑,这陶景铄出现得太过巧合,
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
“原来是陶公子,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机会,苏绾定当报答。”
陶景铄看着苏绾,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苏姑娘客气了,只是看姑娘身手不凡,不知为何会遭遇那些黑衣人袭击?”
苏绾心中警惕,敷衍道:“些许江湖恩怨罢了,不足为道。”
陶景铄似乎察觉到苏绾的防备,
也不再追问:“既然如此,那苏姑娘一路小心,在下告辞。”
看着陶景铄离去的背影,苏绾心中暗暗思忖,此人究竟是敌是友?
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来不及多想,他们继续赶路,终于顺利抵达京城。
京城繁华热闹,车水马龙,但苏绾无心欣赏。
她与亲信找了一处隐蔽的客栈住下,
便开始着手调查那位行为异常的官员。
经过多方打听,苏绾得知这位官员名叫张成,掌管水利拨款。
平日里为人谨慎,很少露出破绽,要想从他身上找到线索,绝非易事。
苏绾决定先从张成身边的人入手。
她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结识了张成府中的一位丫鬟。
通过与丫鬟的接触,苏绾得知张成近日似乎在筹备一笔巨额款项,但具体用途不明。
“有没有听到他与什么人往来?或者提到什么特别的事情?”
苏绾轻声询问丫鬟。
丫鬟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听到老爷提到过一个地名,好像叫‘黑风寨’,
还说什么事情要尽快办妥,否则会有大麻烦。”
苏绾心中一动,黑风寨?这似乎是一个山贼窝点。
难道张成与山贼有勾结?
她决定深入调查黑风寨,看看能否找到与张成勾结的证据。
苏绾将调查方向告诉亲信,
亲信面露担忧:“苏姑娘,黑风寨凶险万分,
里面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山贼,您千万不能冒险。”
苏绾却坚定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只有找到确凿证据,才能扳倒张成,揭开背后阴谋。”
经过一番准备,苏绾乔装成一名卖艺女子,前往黑风寨附近。
她在黑风寨山下的小镇表演武艺,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苏绾身姿矫健,剑花飞舞,围观群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这小娘子有点本事啊!”
苏绾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大汉正盯着她。
此人正是黑风寨的小头目刘三。
刘三挤开人群,走到苏绾面前:
“小娘子,跟我上山寨去,给我们大寨主表演表演,少不了你的好处。”
苏绾心中暗喜,这正是她求之不得的机会。
但她佯装犹豫:“我……我一个女子,去你们山寨,会不会有危险?”
刘三哈哈大笑:“放心,只要你乖乖听话,我们大寨主不会为难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