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冰珠的集合论
数学课上,李老师端来的冻柿子冒着寒气,柿皮上的霜花呈现出规则的六边形。"12个柿子,吃掉5个,还剩几个?"他的教鞭指向黑板,粉笔灰落在冻硬的柿子上,竟弹起细小的霜尘。
"7个!"全班回答声整齐划一,唯有孙玺儿举手:"按《九章算术》廪粟法,需扣除果核重量!"她掏出铜秤,秤盘上还沾着昨日测霜花的白色痕迹,"单个柿子连核150克,核重3克,吃掉5个柿子,实际损耗为5×3=15克,剩余7个柿子净重1029克,比单纯整数减法少21克。"
陈大壮突然剧烈咳嗽,兜里的柿蒂掉出半个——他今早偷啃的柿子核正藏在裤兜深处,此刻仿佛化作烫手的山芋。
语文课抄"冷"字时,孙玺儿用三角板精确测量"两点水"间距:"6毫米,与窗玻璃的霜晶间距完全吻合。"她在造句本上写下:"冬天的减法,是屋檐冰锥每分钟缩短0.07厘米。"
李老师批改到此处,笑着在批注栏画了个冰锥简笔画,写道:"若以数学入诗,或许能开创一种新型文体?"孙玺儿看见批注,偷偷在页脚画了笛卡尔坐标系,横轴标注时间,纵轴标注冰锥长度,曲线末端添了个冒热气的烤红薯简笔图案。
12月2日 霜地的拓扑学
自然课上,孙玺儿将冰块置于爷爷的老式放大镜下,怀表秒针跳动的"滴答"声清晰可闻:"零下4℃环境下,冰晶每分钟生长1.8毫米,即每秒0.03毫米,符合指数增长曲线!"她的铅笔在笔记本上画出陡峭的弧线,纸页上凝结的小水珠洇开墨痕,宛如微型冰川。
陈大壮用冰凌在霜地上刻"冰"字,笔画边缘不断长出新的冰晶枝杈:"看俺的'冰'字会开花!"
孙玺儿凑近观察,发现每个枝杈与主枝的夹角均为55度,细小的冰晶又重复着同样的分形结构:"这是分形!如同老槐树枝桠,小枝与大枝形态自相似,数学上称为曼德博集合。"
"曼德博?是不是俺们村西头卖馒头的王大爷?"陈大壮歪头,霜花落在他的眉毛上,像撒了把细盐。
课后值日,孙玺儿指挥周冬冬用冻冰块码放截头圆锥体:"下底直径1米,上底直径0.5米,高0.6米,体积公式为1/3πh(R2+Rr+r2)≈0.367立方米!"
"别念啦!"周冬冬搓着冻僵的手,"俺只管搬冰,你负责算!"
陈大壮趁人不注意,一脚踹向冰塔底部,冰块轰然倒塌,沿着霜地向低处滚动。"快看轨迹!"孙玺儿惊呼,冰块划出的曲线比直线更快抵达终点,"这就是最速降线,伽利略曾用摆线理论解释过!"
暮色渐浓,孙玺儿用手指在结霜的窗台上记录数据,月光穿过冰晶,在算术本上投射出星点状的光斑,宛如散落的坐标点。陈大壮路过时,影子覆盖了那些光斑,他忽然指着光斑喊:"看!星星掉在你本子上啦!"
孙玺儿抬头望向夜空,银河清晰可见,如一条璀璨的霜带横跨天幕。她轻轻合上本子,霜花在纸页间发出细微的碎裂声——那是冬天的密码,也是未来的方程式,等待着被成长的温度慢慢破译。
喜欢九章算术在2002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九章算术在2002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