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
阳光明媚。
熙国入冬失败第一百天。
快春天了,可是跟往年比,还是不太冷。
大臣们早早的参加朝会的时候,连厚秋裤都不用穿。
骚包的人,朝服里面都不穿裤子。
年纪大的,在里面穿一条薄一点裤子挡风。
众臣子入朝,泾渭分明的分成两队。
一队人多声音鼎盛热络,你来我往打招呼,之乎者也。
这部分是熙国的文官,为首的是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笑容如佛陀,看着很温和。
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熙国宰相白大人。
姓白,名鼎,白鼎。
他这名字很贵重,鼎,代表祭祀重器。
据说他原名白顶,是后来读书的时候改的名,改完之后就一路顺风顺水,人生如同开挂一般,一路向上,直接到现在的熙国朝廷第一了。
众文臣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围绕在他身边。
另外一队是武将,申国的武将向来让人瞧不起,就是穷横,钱少事多离家远,大家都不想行武。
因为作战的时候,后勤补给是由文官控制的,所以经常发生,前头打生打死,可是后头粮食衣服都没有送来,层层贪污,最后连主将的铠甲都能变薄一层。
因为熙国商业太发达,任何行为都会跟商业挂钩,给战士送军粮都可以外包。
而那些商人敢这样做,一部分是因为上头克扣太狠了,给他们百两银子的东西让他们送千两银子到前线……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也是有靠山,他们靠山一般就是某个大臣。
文臣花销大,举办诗会,家中养美婢瘦马……奢豪的嫁娶丧葬之风……
白宰相家就控制着熙国百分之八十的航运、制造业生意。
朝会开始,熙皇今天没有请假,早早来了,坐在了龙椅上。
太子唐煜也坐在旁边,深呼吸一口气,朝堂的氛围很不舒服。
看着底下黑压压一片,就好压抑啊,他想念小七姐了,想念部落了,想念部落的草,马牛羊,老太太们……
熙皇年纪大了,饱经997工作摧残,并不好看,但是太子很好看,年少青春,五官端正,目光纯粹,让人看了都忍不住亲近。
底下还有一群臣子不由得低头叹息,若是太子以前就是如此,而不是个痴肥胖墩,他们也不至于支持别人。
他们心中其实清楚,这只是借口,他们支持别人,不是因为太子好不好,而是因为利益。
不过总要有一块遮羞布。
今日朝会,熙皇一来就丢给大家一个炸弹。
熙皇要求提高熙国国库的储备粮,预防天灾,战争。
遭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大臣反对。
反正这就是朝会的基本状况,皇上说啥,底下文臣说皇上不可。
以往熙皇觉得自己有时候提出的意见是比较天真,大臣反对的理由也说的对。
可是这次,他是正经提意见,正经为百姓好,为未来考虑。
这些臣子现在不由分说的反对,为反对而反对……
“皇上,年末了,马上要修祭台,预备祭祀了,此时增加国库存粮,劳民伤财,万万不可。”
“皇上,贸然提高储备粮,容易引起人心恐慌,三思啊。”
“皇上,不可任性,此乃国之本,应从长计议。”白宰相说。
接着迅速:“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武将们倒是赞同,提高储备粮,若是有战争,他们不至于挨饿打战吧。
但是武将势力太弱,才开口,瞬间被喷回去。
“尔等不学无术,不知此举会动摇国本,只会媚上,吾等羞于你为伍。”
“皇上此举,定是有奸逆在耳边危言耸听,皇上明察,奸逆想要借此贪污国家粮饷。”白宰相身边第一马仔王御史开口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微臣要参番厂公强抢民女,逼死人夫,欺压百姓,恶贯满盈。”小马仔任御史今天也放大招了,公开叫板。
太子唐煜本来觉得很无聊的,这种朝堂氛围,他都经历了好几次了。
可是今天,居然听到有人说这事,还是御史说的?
他记得这个御史,之前还参过他不爱学习,他觉得对方虽然讨厌,但是也算是认真干活。
可是这事?
他那天在船上,起床了,只是没有出来而已,看到番爷爷明明是救人去了。
他还愤愤不平,熙国居然还有这种事。
蛮荒都不随便抢人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发生在熙国眼皮子底下。
没有想到,今天朝堂上,居然真的把那妇女带来了。
阿九看到堂下那妇女,惶恐柔弱,看着穿着粗布,是一个容貌上佳的妇人。
妇人身边各个老爷鼓励她,不要怕,指认出来。
那妇人颤颤巍巍跪在朝堂当中,最后还是气一横,他们说了,只要把那个锦衣使指认出来,就给他们一艘好船,让他们可以打渔为生,还给一百两银子,给她丈夫治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