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的基地广场上,两张锈蚀的金属桌拼成的招募台正泛着青苔味。
牟轩屈指叩了叩台面上新刻的《太白阴经》符文,琉璃瓦片的投影在油毡布帐篷顶晃动,将十三个报名者的影子切割成细碎的青铜色块。
"第七位。"蔡审查员推了推镜片开裂的护目镜,指节敲在资料册某处发出空响。
帐篷外传来蚀兽残骸撞车的轰鸣,盖过了他陡然拔高的质问:"你说曾在契丹文字研究所工作?
可我们找到的档案室只剩半本《武经总要》!"
贺情报员转动着腕间青铜罗盘,暗红围巾下传来轻笑:"您应该查查蚀兽腹中那些契丹文碎片——它们凌晨三点会浮现安西都护府的地形图。"他指尖突然按在帐篷布某处,外面恰好传来沈瑶指导孩童折纸灯笼的脆笑,被按住的帆布位置竟透出与木塔吊坠共鸣的幽蓝荧光。
牟轩的作战服内袋突然发烫,《周髀算经》残页上的算筹自行排列成卦象。
他按住要拔刀的尹守卫,目光扫过贺情报员军靴边缘——那里沾着的紫雾结晶正诡异地拼出半枚都护府虎符的纹路。
"用这个试。"沈瑶掀帘而入,木塔吊坠晃出的光斑落在审查资料上。
原本空白的家属栏突然浮现契丹小字,蔡审查员惊得打翻墨水瓶,却见贺情报员从容地蘸着墨水在掌心画出个守城弩机图——与琉璃瓦投影里的器械分毫不差。
牟轩突然起身带翻了铁椅。
在众人错愕的注视下,他解下沈瑶发间的木塔吊坠悬在贺情报员眉心三寸处。
吊坠里的《太白阴经》文字突然如活蛇游动,将晨曦折射成七年前某个雪夜的场景——穿考古服的青年正在拓印安西都护府石碑,而他腰间晃着的青铜钥匙,分明与昨夜沉入地底的辕门锁孔纹路相同。
"三个问题。"牟轩的指尖抚过吊坠上新增的裂痕,时间异能的余温让帐篷里的光影开始迟滞,"你拓碑那晚遇到的蓝瞳老人,是不是给了你半卷《李卫公问对》?"
贺情报员瞳孔骤缩,手中罗盘咔嗒弹出三根青铜探针。
正要开口,基地警报突然炸响,观测塔传来嘶吼:"东北角地下钻出刻着《太白阴经》的青铜桩!"
人群奔涌的脚步声里,牟轩看着贺情报员迅速将探针收回罗盘的动作。
那人转身时后颈闪过转瞬即逝的青铜色血管纹路,与琉璃瓦投影中操控守城器械的兵俑竟有八分相似。
(接上文)
警报声刺破晨雾的刹那,沈瑶的纸灯笼正折到第九道竹骨。
孩子们惊呼着看那盏半成品突然浮空,灯笼纸内侧映出青铜桩上扭曲的契丹文,像群蛇在宣纸上洇出墨痕。
"带孩子们进地窖!"沈瑶甩出三枚铜钱钉住晃动的帐篷桩,转身时发梢扫过牟轩的手背。
这个习惯性的小动作让牟轩眼底的冷光稍敛,他瞥见沈瑶藏在袖口的验毒银针已经泛出青黑色——方才贺情报员蘸墨画图时果然动了手脚。
"东南巽位。"沈瑶用唇语比出卦象,指尖在审查册某页轻叩三下。
牟轩顺势将时间异能凝成细丝,缠住贺情报员正欲收回罗盘的手腕。
帐篷顶的琉璃瓦投影突然凝滞,众人影子如琥珀里的昆虫般定格,唯有牟轩能看见贺情报员腕骨内侧浮现的青铜色血管纹路,正与《太白阴经》记载的"兵俑通脉"之术暗合。
"先留观察。"牟轩撤去异能时故意碰翻茶盏,滚烫的茶水泼在贺情报员军靴上。
那人本能地缩脚,靴底暗藏的紫雾结晶簌簌掉落,在地面拼出的竟是半幅都护府粮仓分布图——与三日前被蚀兽摧毁的3号粮库位置完全吻合。
沈瑶突然轻笑出声,将验毒针插进发髻:"贺先生这手茶盏占卜的功夫,倒比于分析师那些星盘推演有趣得多。"她说着把孩子们遗落的彩纸推过去,"不如再占一卦?"
帐篷里紧绷的气氛被这句话搅散些许。
于分析师抱着三卷《武备志》冲进来时,正看见贺情报员用彩纸折出个会喷火星的机关鸟,孩子们扒着门框发出惊叹。
这位古板的研究员扶了扶歪斜的护目镜:"根据《守城录》记载,公元1132年守城弩机发射间隔应是......"
"老于,试试这个。"牟轩抛去沾着紫雾结晶的青铜桩拓片。
当分析师捧着拓片开始对照《太白阴经》时,众人都没注意到贺情报员折纸的手顿了顿——他折到第七道褶皱时,纸鸟眼睛突然闪过与青铜桩相同的幽蓝荧光。
沈瑶借着整理发簪的动作,将验毒针悄然刺入纸鸟尾羽。
针尖触及的刹那,她腕间木塔吊坠突然发烫,恍惚看见七年前雪夜里那个蓝瞳老人,正将半卷古籍塞进昏迷的考古队员怀中。
而当她凝神细看,古籍封面赫然是牟轩昨夜刚焚毁的假情报编号。
"让炊事班加餐。"牟轩突然提高声音,抓起三份矛盾的情报卷宗拍在桌上,"既然贺先生精通契丹文,就劳烦今晚把这些蚀兽腹中取出的密信译出来。"他刻意将"译"字咬得很重,余光瞥见对方整理围巾时,后颈青铜纹路正随着琉璃瓦光影明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