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有些人因自视甚高、不懂感恩,甚至恩将仇报,最终走向了令人遗憾的结局。
真有这样的人,乾隆的叔伯兄弟弘晳,便是这样一个典型。
他的人生轨迹,宛如一部警示剧,向世人诉说着权力欲望与覆灭的过程——
弘晳是康熙的嫡孙,其父亲是那曾被两废两立的太子胤礽。
兄长早夭,让弘晳实际上成为了废太子的嫡长子。
回溯往昔,若胤礽能谨言慎行,恪守太子本分,或许皇位的归属便会改写,
如今乾隆所坐拥的皇位,极有可能便是弘晳的位置。
然而,既定的历史轨迹不容更改,所有的假设都只能是假设。
自呱呱坠地起,弘晳便被命运赋予了特殊的光环。父亲身为太子,这份尊贵的出身已然让他备受瞩目。
弘皙自幼聪慧过人,容貌英俊惹人喜爱,在康熙众多皇孙中,是鹤立鸡群的闪耀,深得祖父康熙帝的疼爱。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各方势力暗自涌动。当时,康熙心中对是否复立胤礽犹豫不决。
一日,他与大学士张英谈及此事,感慨万千地说道:“朕如今左右为难啊,我那乖孙弘晳,小小年纪便命运坎坷,摊上这么一个行事叛逆不道的父亲,你说朕该怎么办呢?”
张英深知康熙对弘晳的疼爱,赶忙趁机劝道:“陛下,既然您如此怜惜乖孙,不妨再给太子一次机会,也算是为了弘晳着想。”
康熙听闻,长叹一声,面露难色:“我亦明白您的意思,只是给太子两次机会,对其他皇子而言,着实有失公允。”
但最终,康熙念及对弘晳的舐犊之情,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复立胤礽为太子。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弘晳逐渐长大成人,而父亲终究落得一个两立两废的结局。
他亲眼目睹了父亲胤礽,从太子之位陡然跌落的全过程,这在弘晳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创伤。
他时常想,两次机会老爸都没有把握好,时也命也,若不是父亲被废,乾隆他算什么东西!
此后,弘晳陷入了一种试图夺回“本应属于自己之物”的疯狂怪圈。
……
乾隆登基之后,决心推行以宽代严的治国理念。
回首“九子夺嫡”那段残酷的历史,那些曾与雍正为敌的兄弟,在雍正继位后,大多遭受了清洗,或被关押囚禁,或被削爵贬职。
如今,乾隆为了彰显自己如同祖父康熙一般的宽宏大量,展现出皇室的仁爱风范,
刚一即位,便下令释放了皇家宗亲中的叔叔大爷们。
他不仅为这些宗亲平反昭雪,恢复他们应有的名誉,还将他们重新录入皇家名册,既往不咎。
给予他们重新融入皇室、重新开始的机会,尽显皇恩浩荡。
起初,那些曾被雍正打压的王爷们,对乾隆的宽容之举感激涕零,纷纷表态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他们在朝堂之上,言辞恳切地表达:“皇上对我们有再造之恩,没得说,我们尽心辅佐皇帝便是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最初的感激之情,逐渐消磨殆尽,随之嫉妒代替了感恩。
这些王爷们的本性开始暴露无遗,他们旧态复萌,尤其是老十六允禄,与弘晳暗中勾结,妄图结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他们在隐秘的角落中开会,频繁往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曾有正直的臣子洞察到了这一切,随即上奏乾隆:“皇上,微臣不是挑拨您们的亲情关系,一定要严防弘皙的言行。”
乾隆帝胸怀宽广,念及与这些宗亲之间的血脉亲情,并未立即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处。
他内心深处仍抱有一丝希望,期望这些宗亲能够真心悔改,重新回归正途。
乾隆三年,乾隆举办生日宴,皇宫内外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
王公贵族们纷纷献上精心准备的贺礼,以表对皇帝的尊崇与祝福。
弘晳也带着自己的贺礼前来,当他将那件明黄色的衣服呈上时,整个场面瞬间陷入了沉默。
乾隆看着眼前的明黄色衣服,心中咯噔一声,要知道,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明黄色乃是皇家专属的颜色,象征着至高无上。
寻常人等私自拥有便是大不敬之罪,而弘晳竟堂而皇之地将其作为贺礼送来,这其中的深意实在耐人寻味。
乾隆不禁暗自思忖:弘晳怎会拥有帝王所穿的龙袍丝绸?他究竟意欲何为?
从此,乾隆对弘晳的一举一动密切关注,对他的警惕也愈发强烈。
谁知弘皙在邪路上狂奔,毫无悔意。乾隆果断命宗人府对弘晳团伙展开调查。
宗人府是皇家机构,对家族成员有管辖权。面对宗人府官员的询问,弘晳表现得镇定自若,矢口否认有任何不轨行为。
然而,乾隆并未被他的表象所迷惑,决心抽丝剥茧彻查到底。
在审查过程中,弘皙豢养的巫师安泰扛不住压力,揭发弘晳一系列不法行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