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斯堡车站的钟指向凌晨四点。颜殊在硬邦邦的候车座椅上惊醒,脖子因不自然的睡姿而僵硬。她梦见韩默站在远处呼唤她,但当她靠近时,那双眼睛变成了冰冷的金色。
电子显示屏显示她的列车将在二十分钟后出发。颜殊揉了揉脸,去洗手间用冷水泼醒自己。镜子里的女孩金发(假发),蓝眼睛(有色隐形眼镜),眼下是深深的青黑色——几乎认不出是曾经的柏林自由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生。
站台几乎空无一人,只有几个背包客和夜班工人。列车进站时发出刺耳的刹车声,车厢空荡荡的。颜殊选了角落的位置,将背包抱在胸前,里面装着老妇人给的钥匙和伪造证件。
列车缓缓启动,德国边境的风景在晨曦中逐渐清晰。颜殊掏出韩默的公寓钥匙,金属在掌心冰凉。"永远的家"——那个刻字证明真正的韩默还在某处挣扎。她必须相信这点,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
斯特拉斯堡到柏林需要七小时车程。颜殊强迫自己小睡,但每次闭眼都会看到第七号样本那双非人的金色瞳孔。最终她放弃睡眠,转而研究夜莺给的资料,特别是白房间的平面图。"记忆库"区域被特别标注,但没有详细说明。这与韩默——真正的韩默——在渔船上的只言片语吻合:"不只是控制中心"。
正午时分,列车驶入柏林主火车站。颜殊压低帽檐,随着人流移动。车站广播用德语和英语播报着列车信息,警察牵着警犬巡逻,但她没看到"净化者"的黑西装。
韩默的公寓在米特区,距离学校不远。颜殊决定步行前往,绕路穿过人流量大的亚历山大广场,随时注意是否被跟踪。九月的柏林凉爽宜人,栗树开始泛黄,游客们在露天咖啡馆享受午后阳光。
B-214公寓楼是栋战前建筑,灰白色外墙,雕花铁门。颜殊在街对面的咖啡馆观察了半小时,确认没有可疑人物后,才穿过马路。
门禁系统需要钥匙或门卡。颜殊刚掏出钥匙,一个提着购物袋的老太太恰好出门,热情地为她拉住门:"年轻人,进来吧!"
电梯老旧缓慢。四楼走廊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B-214的门牌下,韩默的名字依然在那里——"Han, M.",简洁低调如他本人。颜殊的手颤抖着将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
门开了一条缝,熟悉的柠檬混合雪松的气息扑面而来——韩默的洗衣液味道。公寓看起来和她最后一次来时一样:简洁的家具,整齐的书架,窗台上的小盆栽依然活着,可能是邻居帮忙浇的水。
颜殊轻轻关上门,靠在门上深呼吸。危险才刚刚开始——如果"净化者"监视这里,他们可能安装了隐蔽摄像头或报警装置。
"书房地板下..."她回忆韩默的话,蹑手蹑脚穿过客厅。书房门半掩着,里面是韩默精心布置的工作区:大书桌,双显示器,墙上贴满研究笔记和脑部扫描图。
地板是实木的,看起来毫无缝隙。颜殊跪下来,用手指轻敲每块木板,寻找空洞的声音。一无所获。
"一定有线索..."她喃喃自语,环顾房间。韩默不会随便藏东西,他会用只有她能懂的方式。
书桌上摆着几张照片:他们的毕业典礼,一次登山旅行,柏林墙遗址前的合影。颜殊拿起相框,背面写着一行小字:"记忆是抵抗时间的方式。"韩默的字迹。
记忆。韩默总是说她的记忆力惊人,能记住最微小的细节。颜殊突然想到什么,转向书架。韩默的藏书按主题和字母顺序排列,唯独神经科学区有一本《追忆似水年华》混在里面——她大学时最爱的文学课读本。
颜殊抽出那本书,书签夹在第214页——他们的门牌号。那一页的页边有个小箭头指向一段描写:"真正的天堂是失去的天堂。"
心跳加速,她顺着箭头的方向看向墙壁——那里挂着一幅柏林地图,图钉标记着他们常去的地方:图书馆,咖啡馆,电影院...
电影院!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宇宙电影院,看的是《银翼杀手2049》。韩默曾说那部电影让他思考什么是真实记忆,什么是被植入的。
颜殊冲向客厅的DVD架。《银翼杀手2049》的盒子看起来正常,但打开后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张小纸条:"214的倒影。"
B-214... 倒影... 颜殊跑回书房,这才注意到书桌下有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凹槽。她趴在地上,用钥匙尖端撬了撬,一块地板松动了。
暗格不大,里面是个金属保险箱,数字键盘锁。颜殊输入自己的生日,听到轻微的"咔嗒"声。
保险箱里有两样东西:一个看起来像老式MP3播放器的黑色小装置,和一封密封的信,信封上写着"给颜殊"。
她先拿出装置,上面有个小屏幕和几个按钮,侧面刻着"IC-MR"——和夜莺给的U盘标记一样。林秀琴的作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