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站在刘药师身后,用力点了点头,手里的药箱被她抱得更紧了——她还记得张干事教她辨认草药时说的话:“医者仁心,但末世里的仁心,得有守护的力量才行。”
“第二,后勤部,由林溪兼任部长,主要负责营地的物资收发、粮食分配、衣物缝补这些琐事。”陈鑫看向那个总是默默做事的姑娘,“老李协助你,他管过仓库,有经验。”
老李笑着摆手:“是协助,主要还是看林溪姑娘的,这丫头心细,比我强。”
林溪脸一红,小声道:“我会努力的,保证大家有饭吃、有衣穿。”
“最后,建筑维修队,由王天凯同志担任队长。”陈鑫看向人群里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那人是他兄弟,一直跟着他走到现在的兄弟“你的任务是加固城墙,修补房屋,修通营地的排水渠,还要在南边空地上搭建新的棚屋,让棚户区的老弱能住得暖和些。”
王天凯搓着手上的老茧,瓮声瓮气地说:“陈哥放心,我带弟兄们把活儿干得结结实实的,保准比李虎那时候强十倍!”
“需要什么材料,木材、钉子、工具,报给搜索队,让他们优先找。”陈鑫点头,“维修队的粮食定量也按守卫队标准发,干体力活的,不能饿着。”
所有编制宣布完毕,广场上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些信息。陈鑫看着大家,语气变得温和了些:“最后,我们成立管理处,由我、时敬发、赵刚、杨振平、刘药师、林溪、王天凯七人组成,每周开一次会,商量营地的大事。谁要是觉得我们做得不对,随时可以来提意见,合理的我们就改,不合理的我们解释清楚——这营地不是哪一个人的,是我们所有人的。”
“陈哥说得对!”人群里有人喊道,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跟着附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连空气里都仿佛多了几分希望的味道。
散会后,各部门的人立刻忙碌起来。赵刚带着警备队领了冲锋枪,正在广场上练习队列;杨振平拿着名册,在报名加入守卫队的人里挑挑拣拣,时不时请教旁边的老兵;时敬发和刘洋已经带着搜索队的人去武器库领95式步枪,准备下午就先去附近的小镇探探路。
刘药师在医疗帐篷前挂起了“医疗部”的木牌,林溪正指挥着几个妇女清点药品;王天凯扛着锄头,带着十几个工人去丈量土地,规划新棚屋的位置;管理处的七个人则聚在临时帐篷里,商量着本周的具体安排。
“我觉得首先得把排水渠通了,”王天凯第一个发言,“昨天那场雨,不少地方积水了,再不排,怕是要生蚊虫。”
“我同意。”林溪翻开笔记本,“粮食分配得细化,老人和孩子要多给点,干重活的也得加量,我算了下,每天需要五十斤大米、八十斤红薯,得让杨振平的人看好粮仓。”
“搜索队下午先去西边的供销社看看,”时敬发道,“张干事的账本上说那儿有不少盐和糖,这玩意儿现在比金子还金贵。”
陈鑫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渐渐踏实下来。张干事留下的不仅是武器和粮食,更是这些愿意为营地出力的人。他看向窗外,赵刚正带着警备队的人帮一个老大娘修补漏雨的帐篷,杨振平拿着步枪,手把手教几个年轻人瞄准,广场上孩子们的笑声隐约传来,像一串清脆的铃铛。
“就这么定了。”陈鑫合上笔记本,站起身,“各司其职,有困难随时沟通。记住,我们不是在重建营地,是在重建一个能让大家活下去的家。”
众人纷纷应和,起身离开帐篷,脚步轻快而坚定。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张干事当年在账本上画下的那些希望的符号。营地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混合着武器上机油的味道、泥土的腥气和饭菜的香气,构成了末世里最动人的气息——那是活着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喜欢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请大家收藏:(www.bidusy.com)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必读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